上一次寫卡內基訓練(Dale Carnegie Training)的故事,已經是2009年的事了(那天,我帶了一車汽球回家)。

2004年D0301B 桃園班    

與卡內基訓練形影不離的10年(1996-2005),有著太多重要的經驗,同時對建立我現在的信念,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這段不算短的時間,有很多東西值得寫下:上課過程、印象深刻的學員、難忘的經驗、對課程的體會......但不知從何寫起。太多的回憶,是我的資產,但如果不加以疏理,時間久了難免褪色,細節將逐漸模糊,最後對發生過的事情,只留下似曾相識的輪廓與印象;但若是對我有特別的意義,就該成為一個記錄;不僅提醒自己,更希望這個記錄,能夠擴散出去,提醒故事裡的主角們,曾經有過的努力痕跡不會被淡忘;那些不凡的內在,都還停留在大家的心裡。

先從這一班當故事得起頭吧。那是2004年初的事,離我離開這個獨特的領域,已經只剩一年多的時間。

...............................

那時候,我有好幾個班是在桃園。到桃園上課,對我有較多新鮮感。地點如果在中壢,不用說那裡我最熟悉地方。不僅是桃竹苗區的總部,也是我初試啼聲的地點,更何況有許多認識的講師與業務可以後勤支援,讓我無後顧之憂。新竹也因為讀書的關係,並不陌生。可是桃園畢竟不是我常去的地方,被派到那兒上課,老實有點不習慣,常想是這些資深講師故意給我出難題。

卡內機訓練的桃園班有兩個上課地點。原來是在成功路天主堂的「德蘭中心」,後來因為場地的限制,便改在「尊爵飯店」會議廳舉行。我之前在新竹、中壢已經有十數個班的經驗,心想這不過是另外一個班吧!12講結束,再想想是否回新竹上課。

沒想到這個班上完,我突然覺得自己的講師生涯,需要停下來思考一下了。

...............................

每次第一講站上台,就是最奇妙的時刻。學員想看看講師是甚麼人,講師也想認識這一班的新面孔。當然,最主要的情緒還是初次接觸的緊張感。算來之前雖然已經有超過一百講次站在一群人面前講話的經驗,我對於陌生而緊張的氣氛,自己是全場焦點這件事,還是感覺不到稀鬆平常。

但是我知道最快的方式,是把焦點回到台下。與人接觸,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會讓自己輕鬆自然。注意力在對方,對人出於真誠地感到興趣,就像幼兒對初次接觸的新鮮好奇,很想瞭解他們的背景、特徵、動機、對自己的期許、對課程的期待、有何特別經驗、對事情的看法......,那也是一種興奮感,能壓過第一次面對陌生人的不習慣。站在台上,總看到一雙雙熱切地眼睛,彷彿課程能立刻給他們最需要的東西。講師在第一講的最大壓力,是必須讓學員感覺到:他們的期待,很有機會達成,而且將期待感加以放大強化......

可是這一班有些不一樣,有多位來自桃園縣政府的公務員。公務員通常都是單位送訓,動機本來就薄弱,加上對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等議題,現實需要沒有像在私人公司工作者那麼迫切,所以表情都會帶著狐疑與勉強,一眼望去,大概都看得出來。我翻翻學員背景,心想這些工作穩定、可以安心等退休的人,要怎麼喚起「需要」感呢?

還記得大概是這樣開始的:

「這時候,大部分的人不是在加班,就是交際應酬,或回到溫暖的家中,吃完晚餐,與家人看電視;可是,你們做了不同的選擇,寧願冒雨老遠趕來,甚至沒時間吃晚餐。這個選擇,讓你在今天起的三個月,過不同的生活,也將為往後,帶來重大影響......」

「我們到這裡來,追求的是『改變』。為甚麼要改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可是有一點是相同的:你們都願意從改變自己做起......」

「第一講的時候,我們常看到許多不同的面孔:有些像教授,準備告訴別人應該做什麼;有些像記者,想著從別人身上獲得東西;有些像醫生,專門診斷別人問題;有些像牆上掛鐘,冷眼看其他人在做什麼......只有完全投入,用心參與,才能從課程中獲得最大的益處.....」

報名參加這個訓練,效果最好的是出於自願與渴望,而且自己付費來的。同樣的,放空自己的人學習也最多。這一班除了有公務員,也有許多看來自視甚高的學員。讓這些人對課程產生期待,並發現有別於「以為」就是一般形式的訓練,協助他們很快地「轉移」為與其他學員相同的情緒狀態,是第一講任務之一。

這涉及刺激他們的思考,擴大他們的想像,並期許自己具備不同的格局,來使他們想跳出習以為常的「舒適圈」之外,讓改變發生。一開始就必須將學員的企圖心扣扳機「擊發」。他們是選手,我的角色只是教練,提供一些原則性指導,讓選手的潛力發揮,跳得更高,跑得更遠!

另一個任務,我想也是令學員感到特別的:他們將進入一個「讓人躍躍欲試」的環境,這是促成所有改變的基礎,也是與我們過去教育環境最大不同。藉引導與鼓勵,移除畏懼新事物的障礙,並重建行為慣性。而且在這個環境中,每一位都是主角,都能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好像旁邊有80萬大軍作後盾,使學員對攻下前方的山頭放心一試。這個支持力量威力龐大,在外面幾乎沒有這種環境,在我們這裡卻是課程進行的基本要件。

我忘記用了哪些例證。第一講說的話比較多,必須將很多東西交待清楚,其實對講師是個很大的壓力,也是我做得最弱的部分。我看到台下有些疑惑的眼神,很想加上更多的解釋,可是時間是不夠的;整個流程十分緊湊,一個接著一個,不能停滯。只能期待以後講次,他們會慢慢瞭解。

上半講的目標是「尋找自己所具備達成突破的力量」。我們介紹的是學習循環,以及讓突破發生的條件。再以記憶力為例,讓學員發現對自我能力的認識可能不正確,體會自己實際能做到的,遠遠超過以為可以做到的。下半講「瞭解願景的力量和能主控的生活」,則根據成功者的特質,在不同的面向訂一個長遠的目標。

我請了學長上台,逐一示範。

學長是已經畢業的學員,除了學習成效明顯外,還須具備充分的熱忱。他(她)們是學員的表率,是鮮活的人物,讓學員在改變過程中,有一位亦步亦趨的協助者,也是助理教練。不僅領導大家,示範採取哪些行動,讓突破發生,還會進一步提前做到,讓學員看到一個實際的經歷,分享到行動的心得與結果。所以幾乎可以看作一種基因的複製過程:課程氣氛提供養分,課程內容發掘學員潛能,提取本就已有的基因構成材料,學長則示範這些材料的標準排序,再轉印在學員身上。這一班的學長,都是優秀基因轉印的佼佼者。

下半講過程長,訂目標需要思考。我看到那幾位公務員露出有些困難的表情,似乎對訂目標有些迷惘。這種情形並不少見,因為多數人喜歡習以為常沒負擔,或根據既定的規範行事,很少自主性去思考長遠目標及策略,政府單位的人員尤其如此。因此,我對這幾位特別注意,而後來她們的改變,也確實超出我的想像......

結束時,已經10點半鐘了,會議廳外早已夜幕低垂。對全部的參與者來說,包括學長們,精神持續亢奮了4個小時,是相當辛苦的。大家鬆了一口氣,如釋重負。可是我與每一位選手握手道別時,發現幾乎都有了新的神采。這幾個小時給了他們一個重新認識自己,對自己產生新的期待的機會。那將為他們自己播下種子,開啓新的通道;我們彷彿聞到清新的氣息,在以後講次中,看著他們發芽與成長。

差一點忘了最後一件事。選手門離開後,趕緊召集助理教練們,談一談(他)她們的收獲,並分配下一講的預備工作。等到收拾好東西離開尊爵飯店,馬路上往來的車輛,已經十分稀少了......

2004年D0301B 桃園班-1   

      (附圖:我們與這些可愛的選手們度過了三個月,這樣正襟危坐是假裝出來的)

 

附記:我記下了這一班畢業三個月後的目標:忠信:英文能力;韻年:歐遊自助;雅娟:日文檢定;國源:全家走南橫;以正:當孩子朋友;佐偉:上台更穩健;炫霖:兼顧家庭、事業、健康;景文:學自己喜歡的跳舞;靜琦:讓先生來上課;寶金:成為受歡迎的人;明俊:擴大服務範圍;春苗:在倫敦讀書交友順利;慧華:通過律師考試;戊伶:簡報能力;智超:步行到苗栗;修儀:工廠安全計畫被賞識;美麗:與同事關係;曉倩:考過中餐丙級;得容:學會游泳;祥復:調整身體;炎泰:十點就寢;燁亭:工作突破;弘儒:.......

這一班的學長:簡櫻招、陳偲宜、楊諭玫、倪學忠、楊博堯、蘇昱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亨利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