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完全是沒有料到的轉折,竟能延續我與自然為伍的渴望。在今年意外與一條溪流產生了聯繫。簡直像受到刺激繼續伸展的神經突觸一般,如此幸運還能建立新的連結,甚至延伸到一個開闊的天地。

IMG_7249.jpg

新任務上任前須先調到台北工作,辦公室同事送行。雖僅相處二個月,已有情感。

2015年任務結束,離開了留戀的那片綠色森林,我的心已埋在厚厚的軟木屑裡,沒有打算將來再出來拋頭露面了。整理了龍潭的房子,好好撣去友誼的灰塵,並想些方法重振墮落中的羅馬隊伍。沒有太大的計畫,只想複製那些從歐洲得到的經驗:單純、淡泊、豐富生活內涵。坦白說,我開始是徬徨的,既想希望有一番作為,將國際經驗用來發展單位裡的智庫,也想趁機轉換職場發揮能耐,到完全陌生的領域闖闖。可是,到了人家都稱呼資深的年紀,能自由自在做的改變已經不多了;那野性的呼喚,告訴我要適可而止了。四時運行,花開花落的道理,不是已經體會很深了嗎?

(岔題一下。這個部落格,大概也隨我的離去,塵封了好多年;沒有新的創作,國內工作繁瑣總被拿來做推託的藉口。我不討厭寫作,卻有為文不夠俐落的毛病,往往一個意思,用了過多的文字裝飾,思考因此搖晃,簡直像在雕琢似的,覺得很費工夫。尤其愈久不寫,愈是如此。寫作的初心是留下紀錄,應不必太在乎用字遣詞、成語辭藻,達意即可。如果常寫,這比較沒問題,接近我追求的「侃侃而談」。但是很久才動筆一次(現在只可以說敲鍵盤了),下筆就有千鈞之重,不容易灑脫了。所以常寫會比較自在些,表達稍可流暢。)

只是,在外獨立作戰的型態,已經習慣自主與必要的空間;野鳥入籠,必然感到侷促壓抑,工作與生活似被一種無形框架所限制,雖內心深處有些掙扎,也只能提醒父親庭訓能屈能伸之道。這樣重複單調的音階,其實是可以彈奏到不想再彈為止,我心裡也做好了準備。不意,四月帶團參加維也納馬拉松返國後,突然接到的電話,隱於世的規劃被打亂。

那是一通從台北來的徵詢電話,指示新的任務需要我 -- 到地球另外一頭。我問為何不找其他人呢?台北很坦白:因為找不到願意的人。這是個明顯沒有計畫性的臨時派遣,是遍尋救火員的緊急調派,誰能立刻拋下一切,前往陌生之地待上一段長時間呢?這時需要一位各方面條件符合,還需要有經驗、被信得過,幾乎可以立刻動身的人,不僅能承受最前線的壓力,又需要很快上手,處理各方面繁重的互動項目。這是一趟「傻子任務」,唯需一往直前。此外,還不能有「誰偷走我的乳酪」的眷戀與遲疑!

考慮了一個週末,「做傻子」讓我決定接受任務。原來對於有許多送往迎來形式化的工作方式不甚喜歡,但任務沒有選擇,喜歡與否由不得我,必須照單全收,拿捏在自己。尤其似乎已經沒有其他救援投手了,若拒絕,可能會磨一陣子,拖拖拉拉並不好。

...... (快轉時間之輪到8月,過程不足為外人道)就切到到任之後的安頓吧!

IMG_7303 (1).jpg

蓓華陪我上任,雖然坐的是商務艙,心情卻與2009年前往維也納赴任完全不同。一樣的是:她幫我安頓好就會回國。

IMG_7320.jpg

我們在西雅圖轉機。為避免入境不可預知的時間耽擱,轉機時間刻意拉長為7小時。結果不到1小時就完成通關,只有海關檢查問我有無攜帶yellow Rice耽擱了一下。IMG_7382.jpg

8月3日清晨抵達華府杜勒斯機場。

我們設定在Connecticut大道的Days Inn旅館住兩週,這是能找到離辦公室最近,而租金不致太高的旅館。但旅館畢竟不是長期待的地方,我們積極物色住家,務必在兩週之內找到。

WDC西北區是公認治安比較好的區域,這裡在Connecticut與Wisconsin大道之間大使館林立,也像維也納各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圍在IAEA附近一樣,大家各自執行國家交付的雙邊任務。附近的緩緩而升的山丘,有許多別墅住家,住著不少使節們。我沒那身份住那種地方,只想找著棲身之所,任務結束返國就是了,甚至車子都不準備買。房子以公寓為目標,空間不需大,只求交通方便、生活機能好就成。最重要的,附近一定要有森林或公園,讓我能親近自然,漫步充電。

拜訪了十多處地方,最北接近White Flint, 往南接近Cleveland Park,完全合意的不多。WDC有很多出租的公寓,如果是由租屋公司整棟經營,稱為Apartment,若私人出租的,則稱為Condo。Apartment管理完善,屋況較佳,但都未附家具。Condo大都保持美式傳統而非現代裝潢,內含家具,而且議價空間較大,不似管理空司經營的一板一眼。可惜Condo的選擇實在太少,我們只好專注在管理公司的公寓。專業網站Zillow幫了不少忙,上面資訊齊全。通常我們先在Zillow上找,看到不錯的,就聯繫此地一位兼作仲介的退休早期留美學人陳博士開車帶我們去看。這裡的仲介費由出租方支付,所以陳博士很樂意載著我們到處看,雖然幾乎都是我們過濾的點。

兩週將滿,我們終於決定住在旅館對面的公寓!這是在密切拜訪之餘,有一天返回旅館驚鴻一撇,發現的近在咫尺的公寓,外觀不是很起眼,卻能滿足心中的條件。想不到最後的選擇近在眼前。

這棟Park van Ness是那麼近,搬過去只要過街就好。更吸引我們的是:它就在森林旁邊,附近超市地鐵站都不遠,我甚至可以走路上班!它座落在屬於岩溪(Rock Creep)流域的森林邊緣旁邊,建於2016年,是相當新的建築,外觀雖不起眼,但內部各項設備齊全,宛如飯店。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鄰近滿滿的綠意。見到森林便想到維也納,那些感覺如此熟悉,更牽起了那段勤於寫作的日子。聽著蟲鳴鳥叫,一個人在樹下踩著落葉漫步,是不是可以再從感動帶來創作的衝動呢?淙淙流水,也許可以體會詩人的感動,在異國遙想古書中的人物呢!

這一篇有些雜,從接受任務之前到安頓之後,其實有不少需要紀錄的事項,也許對後人會有幫助(註)。我先將經緯拉出來,中間細微之處的牽連,我再慢慢補綴吧!

註:在維也納期間的紀錄,曾經被目前在我那時位置工作的人參考過。他說在接任之前,從「小亨利的綠色森林」多少了解了工作與環境。

 

arrow
arrow

    亨利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