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老將似乎認為我在維也納就只有風花雪月,對我宛如蜜蜂看到花就忘我的行徑有些不以為然。實在我有些看法,可是一方面顧慮太嚴肅,卻也不想書空咄咄,做那種我很不願的,動嘴講一堆,只有空論,卻毫無行動建樹的人。而且「批評」、「責備」、「抱怨」,可是卡內基金科玉律的「天條」,不得已只好找些人生當歌,為歡幾何的題材與鏡頭了。奈何本性不免有些動物本能傾向,鼓勵人家運動,自然會找慢跑女孩的美感為背景陪襯,因為畫面賞心悅目嘛!
況且,人家說:40歲以上的男人只剩一張嘴。體幹班的男班兵都在這個年紀以上,應該無害吧......我這麼想!
嗯嗯,想嚴肅些,接下來丟這個議題,請諸位仔細研究研究!
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迄今已經滿三個月。也許大家不再覺得甚麼威脅或擔心害怕(可以想想每天情緒受媒體的影響有多大),但實際狀況仍是十分嚴重。對一般民眾也許只是新聞熱潮過了,但為解決問題而忙碌的人們,仍可說夙夜匪懈,不敢有休息的心情。
福島核電廠的所屬公司--東京電力公司(TEPCO),已於04/17提出復原路徑規劃方案。這一套解決方案,對整個事故狀況的了解,可以有較完整的輪廓。我們來看看過去曾向國內報告的是什麼內容:
福島核事故之後,國際原子能總(IAEA)署每日發布事件進展日誌,在初始階段重點在各項控制情勢惡化的努力,以及防護與檢驗措施。至於後續長期的因應行動計畫,則一直未見任何資料。直到04/17,日本東京電力公司(TEPCO),也就是福島核電廠的所有者,提出一份詳細的復原路徑規劃(Roadmap toward Restoration),才首度看到比較完整的行動計畫。從其中可以了解各機組的嚴重狀況,以及東京電力公司規劃的解除危機步驟,包含各項對策(Countermeasure)與解救做法可能的風險、執行時程的長度與先後順序,與立即行動方案。因此這份路徑規劃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以下摘其重點:
基本方向
將受影響之機組帶向穩定持續之冷卻狀態,緩和釋出輻射物質的影響。
這個基本方向亦即核子事故處理的最大原則。依照TEPCO的規劃,其達成路徑沿兩條主軸發展:(1)依據改善狀況,定義處理工作階段(Step)行動目標,其中各階段包含實施對策(Countermeasure),並訂下實施時程;(2)依據事故影響層面(Area),分為三個部份(Groups),每一個部份內需同時處理不同的事件項目(issues)。路徑沿著事件發展狀態前進,在每一部分中的項目則沿著實施對策,以達成階段目標前進。
行動目標
現況:亦即目前狀態。
第一階段:目標要讓廠外的輻射劑量呈現穩定下降狀態,以三個月為期。
第二階段:目標要讓釋出的放射性物質受到控制,且輻射劑量顯著減少;以三至六個月為期。
中期階段:第二階段達成之後維持穩定的狀態。
其中第一、二階段被歸類為立即之行動方案(Immediate Actions),總時程在九個月內完成。而各行動是針對解決不同事件項目來區分的。這些事件項目,是福島事故搶救過程中,呈現出來的主要影響事故發展的關鍵事件,必須有相對應的行動方案,才能引導各事件朝向目標發展。
立即行動方案
TEPCO提出的立即行動方案所針對的關鍵事件一共有五項,分別為:反應器冷卻;用過燃料池冷卻;受污染水的阻隔、儲存、處理與再使用;放射性物質洩漏至空氣與從泥土中釋出的緩和;放射劑量的度量、降低與告知,以供疏散的順序規畫/計畫性疏散/緊急疏散之依據。包含在事故影響層面的三個部份中:
(1) 冷卻
o 事件一:核反應器的冷卻
現況
- 三號機持續注入冷卻水,以水位能淹蓋燃料棒為目標,並向主圍阻體(PCV, Primary Containment Vessel)內灌注氮氣,從一號機開始,避免氫氣濃度上升。(對策[1]、[2]、[3];風險[1])。
- 第一、三號機呈現疑似因PCV內高溫造成少量含輻射物質蒸汽洩出現象,將對爐心提供足夠的冷卻,降低蒸汽量。並考慮將廠房加上覆蓋,阻隔洩漏。(對策[4]、[5])。
- 二號機疑似PCV受損,導致大量冷卻水流出,考慮使用膠性水泥灌漿將受損處密封,並注入最低量之冷卻水,降低洩漏量。(對策[6]、[7];風險[2])。
- 電源供應之穩定十分重要。提供多重保障廠外電源,部署備用電源。為備援所需,不同電源間建立連接系統。(對策[8];風險[3])。
第一階段
- 第一至三號機保持穩定冷卻。將水位維持於覆蓋燃料頂端;設置處理系統,減少圍組體排放氣體時釋出之放射性物質;維持向圍阻體內注入氮氣;將洩漏累積於汽機廠房之積水回收處理,注回反應器,建構成為冷卻循環,降低自外注水量;建立反應器冷卻循環的熱移除功能(裝置熱交換器)。(對策[9]、[10]、[11]、[12]、[13];風險[4]、[5])。
- 二號機冷卻,同時注意控制洩漏水的累積,直到PCV做好密封。維持目前最低之冷卻水注入量;繼續注入氮氣於PCV中;繼續進行PCV破裂處之密封,並再完成後進行與第一、三號機相同的冷卻對策。 (對策[14]、[15]、[16];風險[2])。
第二階段
- 將各機組帶到冷停機狀態。維持並強化第一階段的對策。(對策[17])。
中程目標
- 致力避免電廠結構與材料受鹽分腐蝕導致的破裂、阻塞,以及水的洩露。
o 事件二:用過燃料池(SFP)的冷卻
現況
- 第一、三、四號機目前靠來自廠外消防車長管注入之淡水,二號機則經由正常冷卻管路。為減少工作人員暴露,增加可靠度,消防車注水將考慮改以遙控方式進行。(對策[18])。
- 確認來自SFP釋出的放射性物質。利用消防車長管進行取樣分析,以掌握池中燃料棒完整程度。(對策[19])。
- 池壁受損狀況檢查,尤其四號機。進行四號機SPF地震耐受檢查;繼續監測及檢查必須的對策。(對策[20],參考[26])。
第一階段
- 維持SFP穩定的冷卻。繼續進行將消防長管注水予以遙控化;建立二號機燃料池冷卻系統的冷卻功能並持續注水;檢查並執行回復第一、三、四號機池水正常冷卻系統;檢查並執行熱交換器的安裝;設法在四號機SFP底部安裝支撐結構。(對策[22]、[23]、[24]、[25]、[26];風險[6])。
第二階段
- 維持更穩定的冷卻,並保持一定水位。安裝熱交換器;擴大消防長管注水的遙控範圍。 (對策[27]、[28])。
中程目標
- 移置燃料。(包含第五、六號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