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是我國發展藍圖中,能源領域重要項目之一。這個科技的專業性強,進入的門檻很高,可以說:能運用核能,使之成為我國多種能源中的重要部份,並延伸於其他應用的「從業者」,都是能對國家發展有直接貢獻的高素質人力。

一般而言,能夠在核能領域進行研發的核心人力,都需要經過研究所以上的學科訓練,加上多年的實作經驗。二者累積才能獲致進行相關工作的基礎能力,使核能人力有別於其他領域的快熟特性,得來相當不易。而我國的核能發電、輻射應用、核子醫藥等工業與民生需求的穩定供應,其背後支持,就建立於數十年來所培養的高素質核能人力之上。

原來人力的新陳代謝,是再也自然不過的事。然而過去歷經長時間核能發展環境的不佳,核能科技的人力來源中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核能人力的流動與成長,都是留在停滯狀態。持續靠著過去訓練的人力,支撐著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的,現有核能基礎建設的規模。

可是現在這個支撐,即將面臨喪失的危機。原有的人力因為缺乏經過學科訓練新血的補充,已經逐漸老化,有經驗的高階人力逐漸退出這個領域,新生代大多缺乏過去人力長成時期的學科訓練與實作經驗做基礎,一方面穩定性不佳,一方面各方面能力亟需專注培養,以足以承接交棒之重任,此時如何維繫人力的數量與質量,使其能繼續穩定的支撐既有核能基礎建設,協助國家的發展,將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根據這個狀況,應採取以下行動,來達成維繫,甚至增強的目的:

1. 立刻設計經驗傳承之機制。不論在任何核能相關部門,均應儘速著手設計如何將過去累積的能力能讓新生代吸收學習,並在其上繼續延續獲發揚光大。例如知識管理系統與線上學習系統都該建置,而且有效的執行。首要能夠分類出經驗知重要性與急迫性,減少居中的行政障礙,使經驗傳授容易執行。

2. 以管理手段,加速人力養成。經驗是人力素質真正的核心,應加速人力的工作歷練;訂定工作輪調制度,制定工作手冊,規劃師徒制度,引進外部訓練,加速提升新生人力的能力,以彌補人力老化所可能發生的不繼或斷層。

3. 確立長期發展目標,與人才個人生涯目標結合。維繫人才,最大作用來自工作的發展性,以及與個人期待未來的符合度。核能基礎建設,應設立宏大與激勵人心的目標,使人力能在核能的領域內穩定,願意在其中發展。這是擔任規劃發展藍圖的領導者,最重要的目標。

4. 重塑組織特性,維持穩定與創新之平衡,留住不同類型人才。現在核能界的新血,來自各種專長領域,單純核能學科出身的新人還銜接不上。因此根據不同特質,分配工作,以增加投入程度與穩定性。例如喜歡穩定的適合研究工作,喜歡挑戰性高的適合做創新型的嘗試,讓人力的多樣性,形成有助穩定的環境。

5. 增加誘因,執行淘汰。去除劣幣驅逐良幣之各種肇因。核能領域的工作,都是政府體制下運作的,是幸,也是不幸,對於人才的珍惜、善用與維繫特別沒力。理想面來說,要有穩定且高素質的人力,使用政府體系的管理機制並不適合。應有區別良窳的策略性做法,這在公務員制度下是難做到的;吃大鍋飯只有增加惰性與創造令人瞎忙的各種無效管理行為,會斲喪鬥志,弱化活力與創造力,讓優秀者離去,平庸者緊抱不放。所以應採用企業人力資源做法,表現不佳立刻做工作調整,不適任者須調離核心工作,再予訓練,或予淘汰。

6. 預備有目的性的新陳代謝。從人力市場招募新人,以特質為主,專業背景為輔,儘量獲得具學習力與善於合作的人才,然後栽培發展,這才是未來核能人才的骨幹。

維持人力的質與量,是當前核能領域的要務。目前國際核能復甦(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之後,長期言趨勢未受影響,是因為促進因素並未消失),對人才的需求不會減少,將來此領域也必將於緩和氣候變遷的迫切問題前扮演重要角色。上位者當思於此,預作長期規劃,才是對後世負責的表現!(2010/04/06初稿,2011/05/05修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亨利爺爺 的頭像
    亨利爺爺

    小亨利的綠色森林

    亨利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