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uris這個地方在薩爾斯堡邦,如果來奧地利旅遊,絕對不會有旅行團安排到這個地方。我因為因緣際會,認識了此地最有名的一個人:Roswitha女士。

 

我將在其他短文中交待我知道這個美麗阿爾卑斯山谷小鎮的緣由,更會說明鮮少人知道的高山學校是怎麼一回事。在此僅紀錄在這次台積電來維也納參加城市馬拉松的行程中,我安排他們去高山學校接受一點不同東西的經過。

在4/18的馬拉松比賽之前,我安排他們離開維也納,到三個地方走走,包括所有交通與住宿與用餐事宜(雖然不很專業,但是經驗可補不足):哈修塔特(Hallstatt)、Rauris,以及薩爾斯堡(Salzburg)。哈修塔特以湖區美景著稱,薩爾斯堡也是舉世知名的觀光城市,安排去這些地絕無問題,而且應該。但只有Rauris最特別,那算是我們的私房景點。要深入阿爾卑斯山脈,在白雪皚皚的山峰腳下,有個非常開闊深遠的山谷。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個學做阿爾卑斯地區傳統麵包的高山學校(Schule am Berg),這個學校其實只是一棟小屋相連很有歷史的山間小屋。那是我與蓓華無意中在網路上找到的,很多奧地利人都還不知道這個地方呢!這個高山學校的主人就是Frau Roswitha。

先看一下這個學校的影片介紹,雖然說的是德文,大家仍然可以從畫面看得出來那是個多麼美麗的地方。影片中那位中年太太就是Roswitha。

 

我們是Roswitha收的第一對台灣甚至是亞洲去的學生。去年八月上過課之後,Roswitha邀請我參加九月份他所主辦的麵包節慶典,她就像一個媽媽一樣,我們已經建立很好的友誼。這是個私房的特色寶地,心想有朋友來,若時間允許,我一定會介紹他們到這個地方。這次馬拉松隊友來訪,我第一個想到安排的就是這裏。

我與以台積電路跑社為主幹參加維也納馬拉松的朋友約好,4/14傍晚在Taxenbach-Rauris的小火車站外蹦面,一起搭乘最後一班巴士前往高山學校。我則4/14下午請假由維也納西站(Westbahnhof)搭乘RJ(RailJet)快車前往,中間在薩爾斯堡(Salzburg)轉車,根據我的規劃,應該與他們會再薩爾斯堡火車月台碰面撘同一班車。

結果發生意料之外的事:在薩爾斯堡轉車時,竟然沒遇到他們。在車廂裏前前後後找翻了,還在車門口引頸企盼,直到開車都沒見到人。心想糟糕,這些人一定出了甚麼事,加上車子延遲出發,也擔心最後一班巴士搭不上,那所有計畫都要泡湯。心中七上八下,但一直想起那句話:不管上天怎麼安排,都是好的。

結果到了Taxenbach-Rauris,只見車站外一輛巴士停著,台積電朋友已經在那兒等著我呢!他們說提早離開哈修塔特,因為鹽坑還沒開放。巴士來了而我又還沒到,特別綁架司機要他晚些發車呢!真的是一切安排都是好的。

到了Rauris,我們步行上山,天空仍下著小雨。在此地春天比較晚來,山色還有些枯黃,山頂仍有殘雪。不若夏天的景色那樣綠意盎然,繁花似錦。我事先已請Roswitha替大家準備純奧地利晚餐,她還請女兒開車分別載送部分的人先上去。

IMGP9787-S.jpg

IMGP9785-S.jpg

IMGP9791-S.jpg

這個晚餐十分溫馨,特別,享受。我們享用Roswitha用自己養的豬,將蔬菜與里脊肉燉煮而成的肉片 ,加上蔬菜沙拉,麵包,餅絲湯,還有啤酒以及蘋果與梨的蒸餾酒。在深山中的漆黑夜裡(已經九點多),在山上的木屋中,這絕對是十分特殊的經驗。薛大哥說起醉話,說要永遠留下來(早晚青燈為伴?)。(相片時間未更正為夏日節約時間,應增加一小時)

IMGP9793-S.jpg

晚上Roswitha下山去了,順便待一部份人到另一個民宿,我們分住在兩個地方。建宏、惠楨夫婦與彌彰、淑惠夫婦,以及珊珊與雅雯,都住在另一棟三公里外的山中民宿,那一棟我已經住過好幾回,非常的棒。我們這幾個人則住在Roswitha的木屋。我與倒跑奇葩薛大哥同住一室,不免又成為大家加油添醋的題材,晚上還擔心有熊或狼等野生動物闖進,但大家還是很早就近入夢鄉。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外出在山中小徑晨跑了。這是個絕美的經驗,想想在綠草如茵的阿爾卑斯山麓慢跑,視野遼闊,藍天與白雪映襯;真是人間仙境!

P1210398-S.jpg

P1210389-S.jpg

P1210422-S.jpg

P1210417-S.jpg

Roswitha準備的奧地利早餐真是豐盛,用完早餐準備開始進行麵包課程。我放在下一篇介紹。

IMGP9800-S.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亨利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