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2/07)起連續十一天,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將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集會,這將是影響人類未來生存發展的重要會議。我個人雖然算是核子科學背景,但對環境議題非常非常注意。維也納離哥本哈根也不算近,我是不會跑到現場,參與數萬各國來的人在議場外部的集會,吶喊要求會議必須有具體結果(我還真的想做)的行動,但已經隱約感覺到舉世焦點的投注,胸懷鼓盪著一股沛然興奮之氣。這個會議不會只是其他人的事,與我們有著切身的關係。大則影響大地人類,小則對我國發展,百姓福祉有決定性的關係。
我先找一個角度切入吧!日後再談談氣候變遷前因後果。您們如果每天思考的事情是在身邊50公尺範圍,前面一個禮拜以內的人事物,那麼,我希望大家擴大自己的層面,提升自己的視野高度,也許對您們解決或看待身邊那些雞毛蒜皮小事,複雜關係的人事,有不同的刺激!將精神放在另一個層次,您才有改變現狀的動力!我的報告,就是您自我策勵的開始!
以下是歐洲原子力論壇(Foratom)對哥本哈根會議的影響分析。我鼓勵大家就其中的CDM,JI,碳權交易等設法了解,當然日後我也會說明。我們個人如何做,將來也有具體建議。
請進入右邊UNFCCC網站蒐集資訊。
-----------------------------------------------------------------
當世界領導人正在12月7日至18日於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會議談判的時候,其對核能發電的影響仍不清楚。國家元首在會議中將決定到2020年的溫室氣體減排,並將京都議定書的承諾予以延長和加強。大家共同的目標是限制溫度上升在2°C以內,以避免不可逆轉的環境損害,然而將選擇何種途徑實現這一目標,仍有待觀察。
京都議定書規定:已開發國家到2012年時,要將他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到比1990年的水平降低5%。美國佔據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排放量,但它一直拒絕批准該公約。哥本哈根高峰會預計將訂定2020年減排目標。氣候變遷造成不可否認的嚴重後果,亟需緊急的行動。科學家建議已開發國家到2050年時減排80至95%,到2020年減排25至40%,以避免氣候災難。歐盟作為對抗全球暖化的前鋒已經通過一項能源和氣候變遷政策,承諾歐盟會員國到2020年減少排放20%,如果發現有國際協議的共識,還可能提升至30%。歐盟還在10月29日與30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高峰會議中呼籲:“所有國家團體能同意全球排放量削減至少50%,而已開發國家的總排放量到2050年時能比1990年的水平至少削減80-95%, “。
於2009年11月25日,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因應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COP 15)歐盟相應策略的決議。該決議“強調,在國際朝向低碳經濟轉移時,核能將考慮作為中期能源結構中的重要部分“。它“指出,然而對核燃料循環的安全和保安問題在必須在國際層面上加以適當方式處理,以確保最大最高的安全水準“。議會代表團將包括大約50名來自各政黨團體的歐洲議會成員,主席由議會成員Mr. Jo Leinen(德國)擔任。Leinen先生是環境、公眾健康和食品安全(ENVI)委員會主席。此外,高峰會議由Mr. Connie Hedegaard主持,是由歐盟主席Barroso所建議,作為新創歐盟委員會的氣候行動方案的候選人。
無論會議結果如何,如何才能實現目標的問題應該會被提出。京都議定書介紹許多靈活的機制(清潔發展機制CDM,共同減量JI和國際排放量交易),這是為了幫助各國達到它們的目標。該議定書包含的執行條件,有效地把核能作為履行共同減量和清潔發展機制選項之一的情況排除,這些對核能的限制並不適用於排放權交易。然而,過去這些排斥對核能發電的發展並沒有任何負面影響,但如果排斥現象被列入即將產生的的哥本哈根協議中時,則可能發生影響。到目前為止協調溝通的過程中,所謂的非具體形式文件已提出,其中一部份要求將核能發電和其他技術,如碳捕捉及封存(CCS)的和自然碳匯(防止砍伐森林)納入清潔發展機制中,而前蘇聯國家甚至考慮將核能發電納入共同減量中執行。但是,也有些國家在推動另一種無具體形式文件的新機制NAMAs(Nationally Appropriate Nitigation Actions),將在開發中國家執行,可能將核能發電選項排除。
在全球為防止不可逆轉的全球暖化與避免氣候災難所做的各種努力中,沒有低碳技術會被放棄,也不能否認核能發電對氣候議題的貢獻。讓我們期待參加哥本哈根會議的決策者能做出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