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第22名的國家,不能參加這麼重要的會議一點道理也沒有。不過政治因素的討論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
雖然不能與會,我們還是要關心了解這個世界可能的變化。在會議之前,各國都有其計算。氣候變遷是大家的事,可是誰都不想吃虧或對國內沒交代。複雜的利益衡量,政治操作,合縱連橫,我相信在會場的各國代表心中,可能優先於拯救這個星球所受的傷害。第一天Tck Tck Tck組織在台上對大家的呼籲,能感動幾個鐵石心腸?
可使國際現勢就是如此,永遠事實力的比較,利益的思考。感性的訴求?得了吧!否則我國豈會遭受那麼多的委屈?
好了,還是來看看各碳排放大國的態度吧!
本週,來自192個國家的官員在哥本哈根,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尋找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的後繼者。
即使他們不能協商有約束力的協議,許多國家希望至少提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提供援助貧窮國家的承諾,這些國家可能會受到全球暖化嚴重的打擊。
每個國家,當然,有它自己的特殊優先排序和關注的事,這就是為什麼協議很難達成。以下看看他們在哥本哈根所關心的部份。
美國
美國未能通過氣候變遷的立法意味著在哥本哈根進行交易的拖延。但是,在國會等待的法案,和歐巴馬政府管制排放的行政權力,給了國家優勢及獲得最終協議的談判籌碼。美國仍可能承諾到2020年削減溫室氣體排放17%左右,同時提供低碳倡議的資金給窮國,吸引他們達成協議。美國還希望其他國家,主要是中國和印度承諾溫室氣體排放量何時將達到頂點,並會要求制定檢查、監督和報告削減排放量嚴格的標準。
中國大陸
中國已承諾,遏制碳排放量到2020年為國內生產總值的40%至45%。這些是自願削減,因此不可能成為有約束力的氣候變化協議的一部分。但它表達中國在哥本哈根達成協議的意願。這樣的交易可能使該國的利益:已開發國家更多的資金和技術轉讓,並作為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設備的出口者,增加對其產品的需求。中國最害怕的是終止京都議定書中關於減少排放量給予可交易排放額度的規定。中國一直是享有最高的額度,佔全部59%。
印度
印度,長期以來一直抵制須受制於碳排放上限,這次表示願意到2020年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的20%至25%,但不會接受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目標。它認為,在考慮固定的排放上限之前,仍需要發展和經濟增長,而已開發國家因為幾十年來對大氣造成的損害必須負起歷史責任,而應採取更嚴格的措施。印度也希望獲得資金和技術轉讓,以推動綠色能源解決方案。
俄羅斯
氣候變遷不是俄羅斯高優先度的議程,其注意力集中在需要大量投資,使已經老化的蘇聯時期的工業基礎設施到2020年的能源效率能提高達40%的目標。外交人士表示,該國願意根據1990年的水平減少排放量20%至25%。總理普廷說,俄羅斯將只有在其他國家簽署了之後才參與後京都協議,且如果俄羅斯森林對減少全球二氧化碳的貢獻,也被考慮。
巴西
巴西政府將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36%到39%,減少亞馬遜雨林森林砍伐,增加以混和生物燃料與汽油為動力來源的省油汽車和卡車的使用。但排放的目標是自願的,取決於政府為達積極目標所獲得融資的,這表明巴西不願意扼殺在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的工業產值。減少砍伐亞馬遜森林的努力可能因為貧困地區無法律約束力的而受阻礙。
歐盟
27個成員國的歐洲聯盟希望在哥本哈根是用一個聲音說話。它的目標是:採取行動,將限制全球暖化在2度攝氏(3.6度華氏)之內。歐盟擬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020年從1990年的水平削減20%,如果其他國家承諾盡自己的本分,它還願意提高這個目標到30%。它也願意幫助發展中國家經濟,但並沒有承諾具體數字。一些西歐國家主張慷慨,但一些較新的來自東歐成員極不願意支付。
波蘭
波蘭和其他東歐國家希望有一個協議,希望經濟負擔不是太大。問題是歐盟成員國如何在財政上分應擔支持發展中國家。富裕的成員的建議對一個國家的排放量應成比例作出貢獻。但是,由於東區成員的能源部門嚴重依賴煤炭,他們的付出將不成比例,高於若依據其經濟產出所須提出的。波蘭還希望能京都議定書2012年到期後夠繼續銷售某些碳信用額度,因為波蘭在過去20年來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30%,它可以出售價值數十億歐元的信用額度。
非洲
非洲國家指責已開發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並希望得到全球暖化影響的補償。但他們不同意的排優先度。非洲聯盟希望得到數十億美元(領導人不會說到底要花多少),以適應氣候變遷,那些指責係指在東非乾旱記錄和其他地區的洪水。石油生產國,如奈及利亞,要獲得的損失賠償來自預期可能的工業化國家石油消費減少。
印尼
在印尼是世界第三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僅次於中國和美國),大部分造成的排放來自森林砍伐。它可能會要求森林保護的國際技術和資金。此外,它主張自我監控程序,在今後給予信貸減少毀林所致排放量,並暗示將反對建立一個國際監督機構的努力。國家承諾到2020年根據「正常商業」水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6%,但官員說,印尼如果獲得國際資金和技術的支持,將提高目標到41%。
厄瓜多爾
厄瓜多爾是石油生產國,將在哥本哈根提出一個新奇的想法:讓富裕國家支付35億美元保持8.50億桶的原油在地上。石油是位於自然保護區的亞馬孫森林,它的保護將是會談的基石。一個石油輸出國組織代表團(厄瓜多爾擔任明年該組織的主席國)參訪了該計畫。該國政府已將石油部改名為「非再生資源部」,並將此構想告知一些歐洲政府。